水性内墙涂料CCC认证前夜:进口涂料虚实调查

2025年7月1日的钟声即将敲响,喧嚣一年多的水性内墙涂料CCC认证终于迎来了正式实施时刻。

在经历6月最后一周的“获证井喷期”之后,在水性内墙涂料CCC认证实施前夕获得认证的涂料企业/品牌名单也已尘埃落定。据《涂料经》粗略估算,全国范围内合计发放水性内墙涂料CCC认证证书约1000家,这一数字不包含难以统计的CCC认证派生证书(包括OEM和ODM两种模式,以下统称“派生证书”)。

然而,《涂料经》根据企业/品牌、认证机构等公开的信息,共收集到水性内墙涂料CCC认证证书约130张,剔除少许派生证书后,估计占全部发证(不含派生证书)数量的10%。

本文以这些确切的认证证书(不区分是否派生)为样本,对水性内墙涂料CCC认证过程中备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进口涂料品牌的真实性话题——展开调查。



《涂料经》收集到的水性内墙涂料CCC认证证书

基本情况

CCC认证全称为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2001年12月3日,中国为兑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承诺,对外发布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从2002年5月1日起,国家认监委开始受理第一批列入强制性产品目录产品的认证申请。2004年5月,溶剂型木器涂料被纳入CCC认证产品目录(2005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成为首个实施CCC认证的涂料产品。

2024年4月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对商用燃气燃烧器具等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将水性内墙涂料纳入CCC认证产品目录,明确水性内墙涂料被纳入CCC认证管理,从2025年7月1日开始实施。

这使得水性内墙涂料成为继溶剂型木器涂料之后第二个“喜提”CCC认证的涂料产品。根据相关规定,列入CCC认证目录的水性内墙涂料需经过CCC认证并标注CCC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公告指出,从2024年7月1日起,指定认证机构开始受理水性内墙涂料CCC认证委托。这意味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为水性内墙涂料CCC认证预留了一年多的过渡期。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截图

公告还表示:考虑到企业为适应CCC认证各项管理和技术要求,对生产工艺、管理流程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对已经出厂进入销售领域的产品库存也需要一定的消化周期。这表明,在一年的过渡期中,企业可以去调整生产工艺、管理流程以使得产品能够适配CCC认证的要求,或者对库存产品尽快出清,避免出现在CCC认证强制实施后库存产品无法销售的情况。

详情参考:

今天你“3C”了吗?

对于国内的大企业/品牌而言,一年的过渡期绰绰有余。有企业人士指出,尽管水性内墙涂料纳入CCC认证管理是一项新的监管要求,但它参照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还是GB 18582-2020《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这项现行的国家标准,对于涂料生产企业而言,产品符合国标是基本的要求。

但新的问题随之产生——公告发布当时,国内做水性内墙涂料CCC强制性认证的仅有3家公司,分别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北京中化联合认证有限公司(HQC)和方圆标志认证集团(CQM);后增加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GJC)。然而水性内墙涂料的认证需求十分庞大,如何消化这些需求成为一个现实难题。

附图:部分企业/品牌水性内墙涂料CCC认证情况汇总



(点击可查看大图)

2024年7月5日,随着三棵树(福建莆田秀屿工厂)拿到CQM颁发的编号尾数为“001”的CCC认证证书,拉开了涂料企业/品牌认证的大幕。除了三棵树之外,包括德爱威(浙江杭州工厂)、立邦(湖北咸宁工厂)、巴德士(广东中山总部工厂)、大宝漆(广东东莞工厂)、嘉宝莉(广东江门杜阮工厂)、亚士(重庆长寿工厂)等,也陆陆续续在2024年内获得CCC认证证书。

然而,对于中小微型涂料企业/品牌来说,CCC认证依然是一个“门槛”。如前所述,它们在生产工艺、管理流程等方面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尤其是一些通过OEM/ODM代工厂贴牌生产的品牌,它们大多不希望将“代工”这样的“真相”公之于众,在CCC认证方面抱有观望态度,动作迟缓。

进口涂料品牌则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焦点。它们的工厂位于海外,CCC认证包含“验厂”程序,成为横在国内运营方/代理商与品牌总部之间的一道“鸿沟”。(下文将以另辟版块阐述进口涂料品牌的认证情况)



荷兰蔻帝CCC认证验厂期间举行工作会议

根据《涂料经》的粗略统计,在约130张的认证证书中,约40张的认证工厂位于海外,占比约为30%。这是一个“偏高”的数字,因为进口涂料品牌更具有披露证书的意愿,以证明自身产品的“进口”属性。

进口与“假进口”

进口涂料品牌主营纯色乳胶漆和艺术涂料,它们的产品绝大多数产品属于水性内墙涂料范畴,因此也在CCC认证的对象之列。如前所述,海外验厂是进口涂料品牌的重要一环。在认证机构本身就存在认证能力“瓶颈”的背景下,海外验厂会消耗认证机构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使得成为CCC认证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邓恩涂料成为最早获得CCC认证证书的美国进口涂料品牌之一

而且,验厂环节还大大削弱了进口涂料品牌方的认证意愿。已经获得CCC认证的美国邓恩涂料(Dunn-Edwards Paints)相关人士表示:验厂涉及生产线与认证产品一致性、关键工序是否符合要求、生产设备与检测设备及仓库管理等一系列现场检查流程,很多属于海外工厂并不对外开放的内容,“甚至就连为验厂做准备而提供一系列的文件,可能都不愿意配合。”

详情参考:

“邓恩范本”:一个美国进口涂料品牌如何穿越CCC认证“迷雾”

这就造就了类似本杰明摩尔(Benjamin Moore)这样的“反面案例”。因美国总部不予配合,其中国代理商预料无法通过CCC认证,因此本杰明摩尔面临退出中国市场的局面。截止本文发稿时止,仍未见其接受CCC认证的任何报道;而其代理商已经启用新的进口涂料品牌劳伦·泰德(Laurentide)替代本杰明摩尔——但劳伦·泰德同样未见获得CCC认证的报道。

详情参考:

本杰明摩尔否认退出中国市场,然后呢?

劳伦·泰德中国市场“还魂记”:将成为下一个“本杰明摩尔”?

抛开“验厂”的难点,进口涂料品牌的获证情况之所以受关注,主要在于两个“痛点”——是否纯进口以及是否“假进口”。一直以来,进口涂料品牌在中国市场都是一个受争议的存在,除了外资大企业/大品牌之外,众多打着“进口涂料”的品牌的涌现,让这个领域变得虚虚实实,亟待厘清。而水性内墙涂料CCC便是一个难得验证机会。



验厂是进口涂料品牌CCC认证的关键环节。图为认证人员在JONAS鲸彩漆德国工厂内查验

在《涂料经》所统计的约130个涂料品牌当中,除去约80个国产品牌以及少数已经实现完全本地化生产的品牌(如立邦、多乐士、佐敦、鳄鱼漆等)外,有40多个品牌则归为进口涂料范畴。它们又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纯进口。

顾名思义所有产品均来自原产地工厂生产,且在国内没有工厂或代工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品牌:VeryLux威罗、荷兰蔻帝COLDEC、邓恩涂料Dunn-Edwards、鲸彩漆JONAS、诺瓦novacolor、芮颂RESSOURCE、舒纳沃恩Schöner Wohnen等。

2.进口+本地化生产相结合。

即产品分为进口产品和本地化工厂/代工厂生产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品牌:泰克诺斯Teknos、都芳漆Düfa等。

3.“假进口”。

包括宣传进口实则国产、无法确认品牌在海外的真实信息等情况。除此之外,我们在统计过程中发现同一张证书被多个品牌使用的情况。由于涉及的情况比较复杂,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核实和考证,在此不列举具体的品牌名称。

此外,一些行业内较为熟知的进口涂料品牌,包括诗珑漆Signeo、舒尔茨Schulz、西恩CIN、彩马CHOMER等,至今未见开展CCC认证的相关报道。

《涂料经》记者发现,尽管经受了CCC认证的第一波考验,但由于信息披露并不充分——比如有的品牌兼具进口产品和本地化生产产品,但只展示进口产品认证证书;有的品牌所展示的证书,无论是委托者、生产者和生产企业的信息,无法与品牌信息形成对应;更有甚者不展示认证证书,却宣传已获得认证;等等——因此进口涂料品牌市场的状况依然扑朔迷离,有待进一步的甄别。

CCC认证仍任重而道远

随着水性内墙涂料CCC认证正式进入实施期,却依然有大量企业/品牌未作认证的情况,这将给接下来的“证后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一方面,7月1日后未获水性内墙涂料CCC认证的企业是否就要停止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甚至关门大吉?根据相关的规定,CCC认证实施后,对于未获CCC认证并标注CCC认证标志的产品,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有认证机构工作人员指出,7月1日后相关监管部门肯定会针对水性内墙涂料开展一轮市场抽查,将主要检查产品与认证证书的“一致性”,有无证书、销售的产品是否与证书列示产品型号一致、是否存在超范围使用证书等都将是检查的重点。但也有企业人员认为,尽管实施前有一年的过渡期,但在7月1日后企业仍有一定库存,从以往其他产品的CCC认证实施情况看,在实施日之前生产的库存产品仍有可能获许继续销售。



6月24日,一场由行业商协会、认证机构、检测机构和行业媒体代表参与的水性内墙涂料CCC认证研讨会在广东顺德举行

详情参考:

水性内墙涂料CCC认证成果首获公开,未认证企业面临哪些风险?

另一方面,如果被查到无认证销售产品或者销售的产品与认证信息不一致,那么企业/品牌将面临何种处罚?据《涂料经》记者查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列入目录的产品未经认证,擅自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的,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未经认证的违法产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处货值金额2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销售者销售的产品的标识应当符合相关规定,否则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从公开的其他认证产品的违法案例来看,关于CCC认证的处罚主要与违法所得挂钩,而且在监管抽查过程中能够发现的案值普遍不大,对于生产企业/经营者造成的直接损失普遍不大。这也造成企业对于CCC认证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前述认证机构人员指出,在溶剂型木器涂料领域,尽管CCC认证已经实施20年,但至今仍有企业不做CCC认证。



2025年7月1日起,水性内墙涂料需标注CCC认证标志。图为柏艾洛BOERO一款水性内墙产品已经印上CCC认证标识

但又不同于溶剂型木器涂料,水性内墙涂料与消费者的关系更加直接,如果不做CCC认证,企业/品牌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成本,比如未获认证而生产销售、超范围使用认证证书甚至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等情况一旦被查实曝光,将严重损害企业声誉,失去在市场立足的根本,最终被市场抛弃。

“所以,企业或品牌该认证还是要认证。现在行动起来也为时不晚。”前述认证机构人员这样说道。


(家居责编:拓荒牛 )